太极养生文化About Us

首页 >太极养生文化

  练习陈式太极拳的五点亲身体会
  陈式太极拳金华研究会  徐向宇
  本人练习陈式太极拳从2008年算起已经有五年有余,现在私人时间大部分花在练拳上,经过多年学习,对习练陈式太极拳有一点体悟,与大家一齐分享,说得不对的的地方,望不吝赐教为盼。
   一、网上包括一些太极名家的著书立说有许多练拳心得,那只是别人的心得,可以帮助自己少走弯路。但只有自己真正体会到的要义和体会,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东西,切忌不要人云亦云。百人练拳会有百人不同体会。比如本人就认为,太极拳拳架必须要练好,但是拳架是练好太极拳的一个必经程序,发挥的只是载体或梯子 的作用,不是练拳的终极目的。所谓无招胜有招,所谓大道至简,只有经过长时间的习练才能有所顿悟。
  二、陈式太极拳属于内家拳。太极拳之所以要 慢练,是因为慢才可以体察其中内气运行,慢才可以纠正偏差,慢才可以体会松沉的感觉。有人质疑如此慢的太极拳如何技击,那你是不了解慢练只有为了全身不僵 硬,这样是为了出手更快。太极拳的出手以快治快著称,真正的太极高手在实战中往往一眨眼功夫,胜负已分。正所谓敌不动,已不动,敌欲动,彼先动。
   三、练拳要有“三心两意”。一是“恒心”,大凡能成就者,一般皆是能坚持之人。三分钟热度做任何事情都不成功;二是“虚心”。陈式太极拳先祖告诫世人, 狂妄好斗者不教,何也!学习太极拳要真心喜欢才行,抱着瞧不上眼的心态,如何能够潜心学习太极拳。太极拳讲究身传心授,不虚心何以有所得。三是“静心”。 陈式太极拳作为内家拳法,自然讲究内功修行。内功修炼则需要练功。一般的方法有站桩和调息,都是求诸己的活儿。道家有言,自家身体就是一个小天地,修炼内 功时静心,自然能够体会身体小天地的自然运行。另外,练习太极拳时要抛却人生所有烦恼,一心关注动作和气血运行,长期以往,自然强身健体。所谓“两意”, 其中一层意思是指意念,所谓练意不炼气,讲的是以意导气修炼内功。另外一层意思是练拳要一心一意,练拳时注意力要集中,切不可心猿意马,心不在焉。常此以 往,必有所成。
  四、陈式太极拳也好,杨氏和其他太极拳也罢,初学和练过多年的体会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记得张黎明师父当初教拳时说的一些拳理和 要领,有的直到最近才有真正的体会,由内心发出“原来是这样的啊”的感叹,可想而知层次不够,是体会不到太极拳的深层次要义的。只有摆正心态,坚持不懈地 练下去,必有所获。
  此外,对于没有接触过太极拳的人来说,目前存在几个误区,也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一个就是太极拳是老年人的拳。一代宗师陈正 雷每次题字,最多的就是“弘扬太极”。有些阵子想不明白,上次在正雷太极拳金华研究会成立大会上他说:“太极拳不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很多年轻的中国人轻 视太极拳,是因为他不了解,又不肯了解,造成诸多误会,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实践的担当。每次看到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在练太极拳,我都很高兴。太极拳要发扬光 大,必须要靠更多的年轻人去传承。”说得真好。老年人练太极拳,可以延年益寿,中年人练太极拳,可以容光焕发,年轻人练太极拳,好处就更多了。另外一个就 是重视养生却忽视其技击作用。其实,太极拳本身就是一种拳术,自然以技击为主要目标,养身作用是其副产品。养身和技击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拳要明理,理不 通则拳不正,拳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何谈养身。明白每一个招式的技击作用,对练好太极拳是有明显帮助的。所以太极拳一定要明师言传身授,言传就是要把太 极拳的拳理以及招式攻防要义讲得清楚,身授就是要把拳架示范交代的明明白白。现在公园里大多数教太极拳的,本身就只有半桶水,哪能教得出好的学生,所以太 极拳就沦为了太极操,虽然有健身作用,但技击就谈不上了。第三个就是忽视基本功的练习。太极拳既然是拳,当然离不开练功,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除 了每天要有一定量的套路练习外,要极其重视基本功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功主要有太极桩功练习、缠丝劲练习、柔韧性练习、步伐身法手法眼法练习等等。同样是同 门师兄弟,技巧差不多的情况下,当然是谁的基本功好谁胜。所以太极拳在比赛时也会讲“公斤级”这个概念。不要迷信太极拳只要练得好就天下无敌的神话,你让 一个练过太极拳多年的小孩和一个从来没有练过太极拳的成年人相比,再好的技巧也难以发挥出来。
  五、关于站桩。太极拳站桩是基本功之一,也是培 养气感和锻炼腿力的好方法,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很多好处。站桩的基本要求从头到脚:虚领顶劲、眼观鼻、鼻观心、心观腹、松肩坠肘、含胸拔背、尾闾下沉、曲 膝松垮、圆裆、脚空抓地。要求周身一体,气从背起到百会,再从百会至丹田归于涌泉往复无穷。当然,刚开始练时会感到臂膀酸胀,气堵于胸,站不了几分钟,这 些都是正常现象。只要坚持,就会出成效,一般坚持练三个月,就会有明显的气感,表现为屁多而响,腹鸣如鼓。这是同门师兄弟练习时的经验,大家可以借鉴。
   有人说,站桩时间久了会有头晕的感觉。就本人感觉而言,练习太极拳需要循序渐进,刚开始时,会有乏累的感觉,体现为四肢酸胀,腿脚发麻、头冒虚汗,可能 也会包含头晕脑胀的感觉。持续习练之后,特别是有了一定腿力之后,下盘稳固了,气沉于丹田不至于填胸,血降于腿脚不至于涌头,想必会自然消除头晕气闷的现 象。